近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陜西網訊(記者 羅娜)近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胡海軍以《鑄造干部過硬作風能力 全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主題發布并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
胡海軍介紹,近年來,市委組織部始終堅持把作風能力建設擺在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局的高度來抓,先后組織開展了大提升轉作風行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等集中活動,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完成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市委組織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中省開展的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為契機,對標省委作風能力建設部署要求,圍繞“五個目標”精細謀劃,對照“八項任務”細化措施,持續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再下功夫,不斷強化干部對黨忠誠、服務大局的政治能力,錘煉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的過硬本領,嚴守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為政底線,持之以恒糾作風頑疾、補能力短板,著力在“提升”上久久為功,不斷把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引向深入,讓講政治、顧大局、守規矩、作風硬、本領強成為渭南干部的鮮明標識。
堅持問題導向,狠抓查改提升
市委組織部將堅持與去年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和今年主題教育相銜接,持續深入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方面突出問題查改,切實把問題查改的成果體現到干部作風轉變、提升工作實效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上來。
聚焦重點查準問題。市委組織部將在“自己找、相互提、組織查、領導點、群眾評”的基礎上,由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帶頭開展“走基層、惠民生,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圍繞中省確定的12方面內容,突出“深、實、細、準、效”,深入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八個工作一線”,認真排查梳理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基層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點問題、存在風險隱患的焦點問題。同時,采取召開座談會、暢通“12345”“12380”等線上群眾反映渠道、公開投訴信箱等方式,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分類受理交辦。
緊盯癥結強力整改。市委組織部將對前期查擺和調研出的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同步列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對短期能夠解決的,立行立改、馬上就辦。對一時難以解決、需要持續推進的,明確階段性目標、具體措施、整改時限和責任分工,定期研究,動態跟蹤,步步跟進,切實做到“四不放過”(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措施不明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市委工作專班將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定期跟進評估整改成效,持續用力抓好整改落實,形成“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反饋—總結評估”的有效閉環。
完善機制常效長治。市委組織部將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針對查擺出的重點問題和易反復發生的問題,注重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及時總結提煉問題查擺整改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包抓重點項目、市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季度交流會、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日排查、日報告、周交辦、周通報”等制度機制,不斷查漏補缺,持續深化工作成效,推動作風能力建設經?;?、長效化。
堅持服務大局,增強能力本領
市委組織部將緊盯高質量發展需要,針對干部隊伍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項和換屆后干部轉崗、交流比較多的實際,把能力建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政治歷練、實踐鍛煉,讓干部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
著力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市委組織部將把理論充電作為干部能力提升的“主引擎”,嚴格落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第一議題”制度,并將其作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核心內容,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教育引導各級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市委組織部將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和陜西渭華干部學院“大熔爐”作用,采取“線上+線下、集中+自學、輔導+研討”等方式,全覆蓋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同時依托“一核多點”紅色教育矩陣,常態化開展對黨忠誠教育和黨性教育,不斷提升干部政治素養。市委組織部將以換屆后新進縣鎮黨政領導班子的年輕干部為主體,大力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專業能力提升計劃,通過專題授課、實踐調研等多種形式,分領域分層級開辦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等20個示范培訓專題、30期培訓班次,讓干部在學習中充電補鈣、增技賦能。
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市委組織部將把服務高質量發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作為提升干部能力的“練兵場”。圍繞蘇陜協作、福渭交流、西渭融合和工業高質量發展,計劃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福州、鎮江掛職鍛煉,持續對在工業企業一線鍛煉的助企聯絡員進行跟蹤管理,讓干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市委組織部將嚴格落實領導干部接訪制度,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領導干部現場接聽交辦12345熱線、“企盼渭來”熱線為企業服務和“局長(主任)進大廳”等活動,以工作成效回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
著力提升攻堅能力。市委組織部將把艱苦復雜地方、關鍵吃緊崗位、基層一線作為提升干部能力水平的“磨刀石”,緊盯全市工業化動能不足和城鎮化支撐乏力最大現實,持續推行產業鏈“鏈長制”,積極協調解決工業項目困難問題。緊盯傳統產業轉型步伐不快,新興產業未形成規模,縣域經濟、民營經濟活力不強,鄉村全面振興任務艱巨等突出問題,建立健全市縣黨政領導包保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等工作機制,持續選派領導干部到項目建設、“四個經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生態環境保護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實戰歷練,參與“三個年活動”、鄉村振興、信訪維穩、防汛救災等重點工作,進一步提升領導干部改革攻堅、組織協調和在復雜環境、多種約束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堅持嚴管厚愛,轉變工作作風
市委組織部將堅持糾“四風”、正作風、樹新風,抓緊抓實重點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加大鼓勵激勵和監督教育,充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確保作風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市委組織部將始終保持糾治“四風”高壓態勢,圍繞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司法等重點領域,采取臺賬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的方式,深入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重點嚴查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同時,堅持開門搞整治,公示公開各領域信訪舉報電話,暢通舉報渠道,及時受理、交辦問題線索。
考用結合鼓勵激勵。市委組織部將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作風能力建設成效作為考核各縣(市、區)、市級各部門的重點內容,加大項目建設、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的平時考核和通報力度,以考促干、以考促效。注重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三個年”活動推進、發展“四個經濟”等當前急難險重任務中考察識別干部,用足、用活、用好現有職級職數。同時,進一步完善能上能下、容錯糾錯、澄清保護等制度機制,常態化開展受處分干部跟蹤回訪,真正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慎始如終強化監督。市委組織部將緊盯具體點位、關鍵事項,深化“節點監督”長效機制和廉政風險管理防控機制,強化季度評議、半年評估、年度評定動態管理,建立研判立項、臺賬管理、監督整改、綜合評估的監督閉環,促進廉潔從政、陽光用權。同時,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履職用權情況和日常監督管理,用好渭華起義教育基地等4個省級廉政教育基地線上數字展館等資源,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作風建設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市委組織部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扣省委、市委關于作風能力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細化措施、明確節點、深入推進,著力在干部教育培訓、選拔使用、監督管理、能上能下等方面樹導向、重激勵、強約束,跟進落實主題教育相關任務,謀深做實大興調查研究相關工作,推動全市各級干部以求真務實、擔當實干之風,以敢于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之能,在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大任務中改革創新、攻堅破難,在發展“四個經濟”中謀實招、求突破,加快推進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為全省推進現代化建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渭南貢獻。
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胡海軍作主題發布并答記者問。記者 羅娜 攝
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羅娜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