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全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 楊大君 攝
渭南網(記者 楊大君 實習記者 魏佳威)3月4日上午,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全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渭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祖亮主持,市衛健委、市扶貧辦、市發改委、市外經局、市人社局、市林業局、市金融辦7個單位就抓好依法科學精準防控、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穩就業、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植樹造林和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等相關工作進行通報發布。
發布會上,渭南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盧益民就去年全市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造林工作成效和今年工作安排進行通報。201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林業局扎實推進植樹造林綠化工作,嚴格野生動物資源管護,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
全市共建自然保護區4個 國家濕地公園11個
2019年,全市以空前力度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營造了聲勢,形成了震懾,有效遏制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市民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開展野生動物養殖調查,切實履行野生動物保護監管職能;進一步強化了野生動物保護地管理,設立各類保護地,擴大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目前全市共建立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濕地公園11個;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區管理,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行為。2019年以來,我市共立案偵辦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15起,查獲救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5只,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9只,收繳作案工具125個(套、只)。查處行政案件17起,行政處罰18人,極大地震懾了犯罪。
去年完成營造林66.3萬畝 67個村莊被命名為“國家森林鄉村”
去年,全市各級林業部門持續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和重點區域綠化,大力開展森林撫育,全年共完成營造林66.3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9萬畝,飛播造林5.5萬畝,封山育林8萬畝,退化林修復10萬畝,森林撫育21.9萬畝。占省林業局下達我市三年營造林滾動計劃年度64畝任務的103.6%,其中完成造林綠化50.09萬畝,占市委市政府年度45萬畝任務的111.3%。
去年,華州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大荔、合陽、潼關3縣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全市10個縣(市、區)51個鎮(辦)的67個村莊被命名為“國家森林鄉村”。市林業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
今年將完成造林35萬畝 森林撫育20萬畝
盧益民表示,今年全年將完成造林35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育苗3萬畝,義務植樹1000萬株。以3.12植樹節為契機,采用義務植樹周、植樹月活動和多地塊分散植樹辦法,組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和適齡公民參加義務植樹;策劃運作網上義務植樹項目,積極推行“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模式,大力開展網上義務植樹活動;大力開展交通道路、村莊社區、河流堤壩、破損山體和四荒地等重點區域綠化,大力營建黃河、渭河、洛河流域護岸林帶及灘涂片林,積極開展秦嶺北麓和北部橋山采石關停區、建筑拆除區、礦山堆積區、破損山體的植被恢復工作。
渭南市將加強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兌現管理,按照兌現時限和政策要求,依法依規足額將補助資金兌現到位。堅持林業建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優先將項目資金向貧困鎮村安排和傾斜,加快貧困地區生態治理;積極吸納貧困人口和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主的造林專業合作社參與造林綠化,增加貧困戶收入;繼續免費向貧困戶發放經濟林苗木,幫助和引導其發展干雜果經濟林、林下種植及苗木花卉種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助推貧困戶生態脫貧。
發布會由渭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祖亮主持。記者 楊大君 攝
渭南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盧益民就去年全市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造林工作成效和今年工作安排進行通報。記者 楊大君 攝
3月4日,全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