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泡,是渭南人的經典早餐,可與羊肉泡,包子并稱為渭南人三大必吃之早餐。豆腐泡,即豆腐泡饃,豆腐是比豆腐腦略硬的軟豆腐,饃是文火烙就的麥面餅,最高境界是略發,配以油潑辣子,干香椿末等秘制調料,吃時,先把饃掰成拇指大的塊,連豆腐在鍋里過幾遍,使熱,然后用勺子舀著吃,這是標準吃法。也可直接舀豆腐,就饃吃。吃時必嚼大蒜。
饃要烙的恰到好處,也要泡的恰到好處,吃在嘴里,不是糯而爛,而是既糯又要帶著韌勁兒,咀嚼之間,微微有著抵抗之力,讓人體味著咀嚼的快感;同時辣子的鮮辣、豆腐的略帶苦味的豆香以及香椿的咸香,又給味蕾以激烈的挑逗,一時回味無窮。
吃豆腐泡,可一邊吃一邊喝老漿或豆漿,老漿去火,豆漿補鈣。
吃豆腐泡,要耐的苦、辣、咸,因而,愛者熱愛,趨之若鶩,不喜者,極惡,退避三舍。我一熟人,乃豆腐泡的粉絲,每早必食,吃一碗,帶一碗,下午再吃。
奇怪的是,豆腐泡,只在渭南城區大行其道,外縣根本沒有,甚至臨渭鄉鎮也鮮有。
我曾經邀許多朋友品嘗豆腐泡,一西安朋友來渭南必吃,一南方朋友,只看了一下,大駭,堅決不吃,原因是碗太大,沒有他用的。
有人說,小吃是一座城市的英雄本色。也有人說,只有小吃和戲劇才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地域性格。我想這話很有道理,你在東北,必然要吃醬骨頭喝烈酒,那樣才能體會黑土地的豪放;你在青島,必然要提一塑料袋散啤酒,埋在海灘沙子里,吃烤蛤蜊,那樣才能享受大海的味道;你在內蒙,必然要手持手把肉喝酸奶,那樣才能感受草原的曠美----如果你在蘇州,那必然要聽著評彈,吃蟹粉獅子頭,才能體味那份悠然和細膩。
豆腐泡,雖為民間小吃,不登大雅之堂,但正是它的碗大如撒的包含之量,白紅黑的奪目之色,苦辣咸的厚重之味以及給予齒頰間的激烈快感,才更彰顯了渭南之民的倔強、冷峻和歷代首善之區的禮儀底蘊所賦予的持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