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演練
基層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第一關口,是應急處置的第一現場,近年來,渭南市以示范點建設為引領,全面有序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工作。目前,渭南市各鄉鎮(街道)級示范點基本達到了有機構、有隊伍、有預案、有物資、有場所、有平臺的“六有”標準,村(社區)級示范點基本達到了有網格員隊伍、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三有”標準。4月12日,記者走進合陽縣,近距離了解該縣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
制度上墻鎮村建起應急救援隊
走進合陽縣王村鎮應急管理辦公室,白底藍字的應急管理規章制度牌首先映入眼簾。“這制度牌是縣上統一設計的,都有‘合陽應急’LOGO,內容根據各鄉鎮實際略有不同。”合陽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雷鵬介紹。
“我們鎮的綜合應急救援隊現在一共有42人,平時也會進行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隊伍整體能力和素質不斷提升。”合陽縣王村鎮副鎮長張勇說,鎮上設立了應急指揮中心,規范上墻了各類應急管理規章制度,建立了村級應急管理辦公室,成立了11個由210名人員組成的村級應急救援隊伍。在防汛期間和森林防火期到來之際,及時補充應急隊伍人員,邀請縣應急管理局和消防隊開展專門培訓,進行應急演練,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
今年以來,合陽縣各鎮(街道)分別配備到位了2至3名專職人員從事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按照“專兼結合、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原則,整合各類救援力量,組建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14支,部門行業專業救援隊伍18支,目前,全縣各類應急隊伍人數達3700余人次,初步構建起縣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體系,為事故災害先期處置奠定了基礎。
“五社”聯動織密基層“安全網”
“我們加快推進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區志愿者為輔助、社會慈善資源為補充的‘五社聯動’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社區社會工作水平,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陽縣城關街道南苑社區副書記梁雅蒙說道。
南苑社區人居環境錯綜復雜,該社區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織密“安全網”,社區按照要求將轄區劃分為13個網格,實行三級網格化應急管理,定期走訪巡查做到底數清,制定網格事項清單;發揮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等多方力量,有效解決監管盲區和監管力量薄弱現狀,做到信息摸排精準、助急關愛快捷、宣傳教育入心,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確定“帶頭人”,組建“救援隊”,建設“避難所”,編寫“工作冊”,完善基層應急工作機制,將應急救援力量延伸至最末梢。
合陽縣積極推進基層網格化機制融合,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處置等工作作為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整合組建“多員合一”的基層應急管理網格隊伍,制定了“5+4”模式的鎮村兩級網格化責任體系,全縣初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管理網格化管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個社區被命名為國家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個社區被命名為陜西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智慧平臺優化突發事件信息傳播機制
“牛莊村部,聽到請回答。”
“到!”
“值班是否正常,有沒有應急突發事件?”
“一切正常。”
在新池鎮政府,鎮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屈雙民現場向記者展示了應急智慧平臺的應用。該平臺將各單位、部門、人員的應急指揮與調度集成于同一管理體系,通過匯聚各類涉及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城市安全的監測預警數據,推動實現災害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過程“看得見、聽得清、管得住”。
目前,合陽縣各鎮街道、各村(社區)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工作制度,規范了預警信息收集、研判、傳播流程,在重點時段,利用廣播電視、短信微信、電話提醒等方式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達到村、組、戶、人,確保第一時間快速響應,及時組織群眾轉移避險。全縣所有村(社區)應急廣播“大喇叭”全部配備到位,實現了全覆蓋。
在新池鎮政府院內,有戰備物資、森防物資、防汛物資3個庫房,各類物資有序擺放、數量齊全。合陽縣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王飛介紹,縣上按照政府儲備為主、社會和家庭儲備為輔的原則,著力構建縣鎮村三級應急物資儲備機制,整合安全生產、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各類資源,全縣所有鎮(街道)應急物資儲備庫已建設完成,各村(社區)應急物資儲備點正在規劃布局之中,努力確保響應迅速、調撥及時。
安全管理延伸至景區每個角落
“我們景區的安全風險,簡單來說就是‘水’和‘火’,即水上交通安全和區域內蘆葦蕩的防火安全。”洽川景區黨工委委員、執法隊長曹彬說,近期氣候轉暖,景區的游客流量大幅增加,洽管委進行了以防火為主的安全檢查7次,排查隱患5處,目前全部整改到位,實現了閉環管理;對景區的消防器材進行了全面的檢修維護,確保處于待運轉狀態;對景區的旅游設施進行了兩輪次的檢修,對船舶進行了年檢,落實了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景區堅持24小時應急管理值守制度,成立了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立了2個微型消防站,應急物資儲備充足。制定了景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實戰演練,確保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游客開開心心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我們將結合前期工作開展‘回頭望’,進一步查漏補缺,確?;A性工作取得實效。”合陽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張俊鋒說,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為工作落地見效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下一步,將嚴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制度流程,全面推進基層應急預案修編,加快村級應急物資儲備點建設,積極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確保全縣“一盤棋”整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