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編熱線:0913—3362222

                投稿郵箱:wnw0913@163.com

                首頁 > 縣市頻道 > 華陰 > 正文

                陜西華陰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華陽糍粑

                核心提示: 華陰市羅敷鎮華陽便民服務中心(原華陽管區)位于秦嶺東部腹地,山區溫差較大,耕地以旱地為主,可耕種的農作物種類單一,土豆尤其適于在此生長。雖然農作物的種類并不豐富,但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多種美味可口的食物,華陽“土豆糍粑”就是其中最受大家喜愛的一種小吃。華陽人民依靠他們的智慧把普通的土豆創造性的做出了不同口味,逐漸成為人們酒足飯飽之后憶起的美食。

                華陽糍粑

                華陰市羅敷鎮華陽便民服務中心(原華陽管區)位于秦嶺東部腹地,山區溫差較大,耕地以旱地為主,可耕種的農作物種類單一,土豆尤其適于在此生長。雖然農作物的種類并不豐富,但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多種美味可口的食物,華陽“土豆糍粑”就是其中最受大家喜愛的一種小吃。華陽人民依靠他們的智慧把普通的土豆創造性的做出了不同口味,逐漸成為人們酒足飯飽之后憶起的美食。

                分布區域

                土豆糍粑,是一種以馬鈴薯(土豆)為主要原材料的漢族小吃,流行于甘肅、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的部分地區。因其制作費時費力,所以在民間主要用來招待來自遠方的貴賓和重大活動享用。華陽“土豆糍粑”更是別具一格,主要分布在華陰市華陽管區。

                歷史淵源

                甕峪古道,即現在的西峰索道。古時是通往南北的一條主要通道,一直到湖北老河口四十八馬棧。這里過去屬華陽里管轄,華陽里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曾經走來兩位歷史名人,一個是漢光武帝劉秀,一個是徐霞客。徐霞客曾在他的游記中寫道:“弘峪(既甕峪)來往多商賈,經商者如云,途徑弘峪遇雨,棲入于客棧,腹饑,即食土豆松,味甚佳。”這里提到的土豆松,也就是華陽糍粑的前身,徐霞客意寓于能不能深層次的制作土豆松,后經用木質榔頭多次錘煉,使得土豆松口味大變,就形成了今天的糍粑。

                傳統糍粑制作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閔盼龍
                0
                本網站部分圖文信息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及時刪除。網站法律顧問:陜西圣達律師事務所主任 李剛慶
                技術支持:渭南青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www.davidridges.com 媒體支持:陜西網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聞熱線:0913-3362222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11189號-2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6號     
                 
                亚洲啪啪|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超碰国产精品久久|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